欢迎来到CMEH2025第四十五届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主办方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打通创新生态链,中国团队打造世界级医疗器械创新平台

时间:2021/5/31 17:41:5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CMEH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始创于2002年,展会举办地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多个城市轮回举办,CMEH医博会是有影响力的医疗器械展会在历经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现已发展成为覆盖医疗器械全产业链、集产品技术、新品首发、采购贸易、为一体的全球化综合服务平台。



5月29日,在第十五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期间,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牵头成立的CCI(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创新工程中心/动物实验中心正式宣布启动。

新成立的CCI创新工程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将打通心血管器械创新的动物实验和工程验证等核心环节,是实现创新医疗器械从概念到产品的关键路径,有助于国产自主研发医疗器械创新项目的转化落地,补足创新转化全链条的系统布局,构建创新生态链。

CCI成立于2015年,是我国心血管领域规模最大的创新组织,担负着中国心血管器械创新的重任,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的医疗器械创新平台。成立6年来,CCI已经在可降解支架、结构心脏瓣膜、腔内影像学等多个领域诞生了国内原创的医疗器械。

在5月28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原始科技创新备受关注,这就需要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葛均波院士表示:“医学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极为漫长,需要医生、医院、工程师、企业、资本、政府、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多类主体参与,涉及专利保护、专利转让、样机生产、工程验证、临床试验等多个复杂环节。一个能够覆盖创新转化全链条、打通创新转化全路径的平台,是创新项目转化落地的关键。”

葛均波院士认为,中国大部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依旧停留在专利或论文阶段,无法走出科研实验室。“这些研究成果如果不能真正转化到临床应用,就无法为老百姓带来实际利益。”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目前中国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仍然依赖进口或国内仿制,缺乏原始创新。”

他还表示,医生是医疗创新的源泉,医疗创新的转化更需要医生有跨领域合作的能力,心血管技术和器械创新离不开材料学和工程学的支撑。

据介绍,CCI创新工程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将设置导管室2间、外科手术室2间、检验实验室2间,并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让创新理念接受概念验证完成样机生产;在动物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医工结合反复改良和迭代创新器械,完善其使用价值,并提升商业价值。

CCI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沈雳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个原创的医疗器械产品从创新的理念到生产原型再到最终的产业落地,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链闭环,创新工程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完善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流程和路径,将为更多有好的科学创新想法的医生实现价值,让中国的原创成果引领世界。”

技术成果的转化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沈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CCI已经建立了一个专业的知识产权专家团队,从项目立项开始,就对相关的知识产权形成保护,为创新者提供合理的激励机制。“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也在不断地摸索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鼓励创新。”沈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多年来,CCI在葛均波院士的带领下,不断地寻求最适合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的发展模式。沈雳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道,CCI还与斯坦福大学Biodesign创新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学习Biodesign的创新理念,包括如何从临床工作中发现需求、筛选需求、并走向产业化发展。

“在Biodesign,化学专家、材料专家、电子专家和手术医生经常交流,并提出创新应以价值为基础,这需要从发现需求阶段就开始探索价值。”沈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医疗器械的研发需要长期的投入。沈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CCI成立以来,大部分资金来源于社会资助以及学员自筹。“为了确保医疗器械创新长期的可持续性发展,CCI也在探索自己’造血’的途径以及资金反哺机制。”沈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沈雳看来,动物实验中心是CCI向探索“自我造血功能”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未来也考虑向社会提供动物实验服务,来获得一部分的收入,从而更好地支持平台上的创新企业。”沈雳表示,“此外,我们也在考虑平台上的创新企业上市盈利后,可不可以回馈平台,目前规则化的回馈机制也正在酝酿中。”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观众预登记 展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