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了解到近日,专注于眼部微型创新器械研发的明澈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 “明澈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南创投、元禾控股、创谷资本联合投资,资金将重点投向眼科微创治疗核心产品的注册、研发及产业化推进。
据了解,明澈科技成立于 2021 年,核心团队汇聚了深耕生物医用材料、植入医疗器械领域近 20 年的专家人才。创始人兼董事长任冬妮博士曾主持重大项目 2 项,带领团队研制多个国际领先水平医疗器械,其主导的 “微纳打印微创青光眼引流管及传感器开发” 项目助其入选 2024 年江苏省 “双创人才”;首席技术官王克敏博士则在 3D 打印光敏树脂等领域拥有 24 项授权发明专利,同为姑苏创新领军人才。依托深厚技术积淀,公司已搭建 MIGS(微创青光眼手术)、微针给药、传感器及磁控手术机器人四大核心技术平台。
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三大方向:一是核心产品微创青光眼引流管的 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 CE(欧洲合格评定)双认证推进,该产品采用渐变式内径设计,可提升引流效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已进入国家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二是水凝胶引流器械、植入式眼压传感器等下一代产品的研发;三是屈光近视矫正 ICL 晶体的研发及其中试生产场地建设与临床转化。
投资方对明澈科技的技术壁垒与市场潜力高度认可。南创投投资三部总经理闫鹏安指出,青光眼领域患者基数大、临床需求迫切,而国内 MIGS 技术尚处起步阶段,明澈科技的产品管线以 “全眼健康” 布局构建了差异化优势,是基金锚定未来健康赛道的精准落子。元禾控股则强调,眼科植入器械技术壁垒高,明澈团队的材料技术积淀与三类器械开发经验,使其在 MIGS、ICL 等细分赛道具备全球化竞争力。创谷资本更直言,公司迭代化产品思路有望使其成为 MIGS 术式的国产破局者。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融资是明澈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前,公司已于 2023 年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用于微创器械研发及产业化基础建设,目前已建成近 1600 平米含万级 GMP 车间的场地,并斩获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此次 A 轮融资将进一步加速其产品上市进程,助力打破海外技术垄断,推动眼科微创治疗器械的国产化升级。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