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为你解读:
来源:延华智慧健康
当前,我国医疗信息化水平日渐提升,以国际标准划分的医疗信息化为标准,医疗信息化分为医院管理信息化,临床管理信息化,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目前我国在建设临床管理信息化的末尾,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正在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
2020年疫情推动,5G应用,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与以往相较动力十足。站在2020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目前为止,关于医疗信息化的政策,并逐点分析改革重点。
2020年5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做好公立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及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政策内容为:
规范“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相关管理工作
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
统一医疗服务工作量统计口径
政策核心在于做好技术规范及财务管理工作,使医疗机构在建设“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同时,有规可循,财务管理工作不出错、强支撑、高配合,做好后方工作,使建设“互联网+医疗服务”没有后顾之忧,从更广的角度看,给深化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
规范“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相关管理工作,从三方面着手,规范收费项目、项目成本测算、收费行为,从保障患者切身利益出发,巩固收费规范的两方面规范;明确“互联网+医疗服务”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是明确收入怎么分配、账务怎么处理的要点,清晰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政策,给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建设树立积极影响。
2020年5月21日,《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出台,政策的内容分为:
加快建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
创新建设完善智慧医院系统,以“智慧服务”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进一步夯实智慧医疗的信息化基础,以“智慧管理”建设为手段,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
改革重点主要在于,深层次地发挥互联网医疗的效果,目的在于将互联网医疗,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的作用最大化,以及放大互联网医疗在改善医疗行业服务质量的作用。
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模式,为疫情防控发挥作用,将就诊人员分时段安排,减轻医务人员负担,合理化、均衡化就诊人流量。创新建设完善智慧医院系统,并且重点抓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方面,加大医疗信息化建设的精力投入,加速医疗信息化的行业建设。
2020年6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信息化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政策内容分为:
强化疫情监测预警,支撑疫情防控工作
完善健康通行码政策标准,推动人员安全有序流动
推广疫情期间线上服务经验,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
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信息共享和“一网通办”
推进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应急指挥系统
强化网络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个人信息和网络安全
政策目的为全面发力,建立信息化防疫模式,加强信息化在改善疫情防控效率、优化分级诊疗模式、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三个方面的效果。
关于医疗信息化的政策要点在于第三、五、六条,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医疗信息化为大势所趋,急群众所急,提升线上服务质量,是当下重要任务之一,推广现象服务经验,需要多方共同推进与支持,当地政务部门,龙头医院,地方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均需标准化操作,为患者提供就诊流程上的一体化服务,节约患者时间,帮助患者提升就诊体验,打造进步的,有序的互联网医院;
推进信息化新兴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于发挥平台作用,将几乎数据库、应急指挥系统、大数据综合分析三方面工作相结合,同步推进,全面发力,同时层层分解,注重细节,将基础设施落到实处,解决三大问题,即实现医疗资源可视化,方便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防控应对,数据采集和协同效率高度提升,以及为医疗卫生的各项决策,提供综合数据支撑。
强化网络安全工作,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安全意识,将责任分解落实,增加网络安全投入,从源头预防安全失误事件的发生,提升网络安全防控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人才,鼓励网络安全工作的专业化,不断培养、组建专供网络安全工作的人才队伍,切实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以及网络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给医院、患者、平台造成重大损失。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